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3-10-26文章来源:浏览:23

会计学专业

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会计学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十三五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优势特色专业,具有较高的品牌效应及品牌优势。设置了适应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会计课程系列化、理财与运营国际化、实验实践教学高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及网络化的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清晰了解会计与财务在经营管理、资本市场、信息网络环境中的会计专业作用和职能。

本专业多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国际经典教材,拓展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建设并组织实施与教学目标适配的仿真经营、案例解析等实验,以会计综合实验室为依托,配备相应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仿真模拟的实践条件和互联网+财会实验平台;通过案例教学、实习基地实习、模拟股市操作、会计模拟大赛、常态化各类竞赛机制等特色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本专业特色:

1实施“平台+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会计学专业学生未来不同发展取向,分设企业会计方向和财务管理方向,制定两套套培养方案,实行分类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开展专业选修课群,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开展“平台+方向(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选课模式。进一步扩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辅修等多种选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2、构建线的会计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重构了“点线面体”相结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围绕“价值创造型”人才培养基本点,以打造复合型高级专门会计人才为目标,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践和互联网+会计实践教学”不同层面的立体化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的能力。将原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现了由平面的实验教学体系向立体网络的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转型升级。

3、互联网+会计学课程建设

作为确认、计量、报告企业核心数据的财务人员,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用科技手段创新、改变、武装自己,从传统的以交易业务处理为主的核算财务向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管理转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特色,增加互联网+会计趋势的课程设置,如电子报税、电子审计、智能财务共享课程。

4、“课证结合”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本专业具备与社会各类资格证对接的特点,由此我们在办学上提倡“自主规划、能力为本、课证融合、校企联培”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将其专业技能要求的课程开设为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并从毕业生未来可能就业岗位的实际出发,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将初级会计师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证、CMACPA等证书中的主要课程或课程内容分解到专业主干或者专业选修课程中,形成“课证融合”具有应用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签约率连续数年保持较高水平,能够在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具备扎实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深受社会欢迎和好评,一大批校友已成为相关领域内的人才和理论实务界的骨干。

 

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以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特色,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方法,具有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创新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能够从事企业经营、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管理、创新创业管理与咨询培训等相关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的现代经营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设营销技术分析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营销技术分析方向:以营销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为中心,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策略、方法,具有执行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创新管理等企业核心业务的能力,能够从事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策划、咨询与培训等相关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开拓创新的、具备一定创新创业意识的现代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着力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在校期间学生除了学习管理类通识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外还需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既能学到宽厚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又能拥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

本专业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市场调研、商务策划、创业计划书、ERP经营对抗大赛、电子商务系统设计、股票交易模拟大赛、模拟企业(事业)单位面试、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撰写简历咨询、举办学校学院招聘会、参加各类全国性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非营利机构从事经营管理、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新变革、创 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重要力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伴随着互联网、物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成长和成熟,融合管理学、 信息科学、经济学、行为学、社会学等领域知识成为新兴交叉学科,它通过将信 息技术、数据科学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来指导管理实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以其内在的创新基因,培养和造就具有对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深入理解 和洞察,可以把握互联网+”智能+”时代的商务活动脉络,能够开发和运用 信息技术、管理理论及数理方法实现组织信息化,运用数据科学方法以优化、改进管理决策,引领管理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分信息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商务分析两大特色人才培养模块:

1、信息系统开发模块让学生能深度理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并通过程序设计(Python)、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虚拟计算、操作系统与云计算、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数据库、Web 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Python)、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具体课程培养需求分析、业务领域建模、系统设计、开发与架构、项目管理等技能;

2、大数据商务分析模块让学生能深度理解如何应用数据科学对商务问题 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决策优化,特别是概率统计、机器学习等技术,并通过管理科 学基础、管理统计学原理、预测型数据处理、高级数据处理(Python)、机器学 习与人工智能 (Python)、商务智能应用实践(Python)、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工具、 计算社会科学等具体课程培养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商务决策建模、优化与仿真能 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区别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在掌握计算机、程 序设计、机器学习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组织行为等 理论解决信息与信息系统在企事业组织内外的管理和应用问题,训练学生运用概 率统计模型、优化理论、计算社会学洞察管理问题,利用数据科学方法和工具, 优化、提升管理决策精益水平。

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大职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 门从事信息化、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信息管理等工作;能够在信息技术或互联 网企业从事软件产品的规划、分析、设计、构建、测试、实施、运维以及技术顾问等工作;能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各类服务、金融、证券、物流、生产制造等 行业领域从事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管理、绩效管理、横向纵向市场调研、数据整 理与挖掘、数据描述性分析、数据诊断性分析、数据预测性分析、决策指导性分 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展示设计等多层次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为工业发达国家 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是一门以系统效率 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专业以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 科学理论、具备扎实工业工程基础和技术、具备项目独立运作能力的高素质管理 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所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重点学 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8 人,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11 人、讲师 3 人,教师队伍搭配合理,副教授以上教师全部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课程。本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学生可提前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毕业课题, 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科技前沿的了解与动手能力。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数理基础理论,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以及宽广的工程、企业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在数字化 时代和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 计、评价和创新,并具有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能力。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 生,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深受外资企业、 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宽广,可在制造和服务业企业中作为 工业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和管理人士, 也可以在政府或咨询公司成为管理人员、公务员或咨询师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专 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管 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 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是一门横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新兴专业,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社会团体及非政府部门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新型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齐备,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近三年以来,该师资团队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局级及横向课题若干项。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及相关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使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团队能够更加适应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需求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学团队多年来坚持聘请校外兼职教师,通过与专职教师的沟通交流以及面向学生的课外讲座,及时将实际工作部门最新的政策和业务引入教学。

本专业主要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为依托,其核心知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公共政策与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调查与研究方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能够了解当代国际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熟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领域的新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学、社会学、公共政策与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本专业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各种实践比赛活动的对接。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内涵分解为5项基本专业能力(写作能力、调查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和3项高级专业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谈判能力),逐渐打造了“突出能力培养,突出社会实践”的“双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运用四位一体(社会调查、社会兼职、社会活动、项目研究)的社会实践形式,狠抓四个着力点的建设(组织建设、实践基地、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制度建设),提升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

本专业目前已同多家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土地学会、天津市蓟县孙各庄乡、静海区中旺小学、北京银通安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团、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途径多方面训练实践技能,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并且有大批学生实践成果获得了市级奖励,不少社会实践项目分别获得天津团市委等四部门颁发的省部级奖励;同时有不少学生的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突破。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去向包括三种:一是直接进入综合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文教卫生、新闻出版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从事行政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科研等岗位工作;二是通过保研和考研进入国内各公共管理学院校继续深造;三是赴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本专业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欢迎,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也多去往国内外名校。近几年的国内升学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境外深造高校包括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高度交叉综合性专业,以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融合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利用工程与管理、城市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接受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数字城市、遥感、地理信息与大数据融合、房地产管理与估价、不动产登记、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能够在各级自然资源、城建、规划、环保、农业部门、各类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土地综合整治、房地产投资管理、项目发展、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近年来,土地管理相关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认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并标注为绿色职业。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首次将“土地管理业”作为独立的行业新增为行业大类,纳入“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土地管理业大类下,包括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登记服务、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其他土地管理服务5项中类经济活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土地管理行业分类的一大新变化,也是土地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土地管理事业长远发展。

本专业师资力量齐备,专业教师博士比率100%,既有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131”第二、三层次人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地学分会委员、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委会委员等学术带头人,也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教师90%具有在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和实践的经历,保障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师资成员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妮狄格大学等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三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农业部科研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高质量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经济管理、资源生态、工程信息技术三大类。经济管理类的有公共管理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不动产估价、不动产基本制度与政策、不动产投资与金融、不动产登记与物权、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营销、地籍管理、城市管理学;资源生态类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土壤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工程信息技术类有测量学、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土地工程制图、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城市规划。

本专业重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以公共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融合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导向,构建了“国土整治+遥感测绘与信息技术+工程管理理论+公共管理技能”课程体系,采取“课程教学+实习实践”为主的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专题主要有:遥感解译与地理信息技术实践、综合测绘实践、无人机测量与数据处理、工程制图、不动产估价综合实务训练、国土整治综合实务训练、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

本专业目前已同多家企事业单位,包括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土地估价师协会、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金地润通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地星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浩博土地事务咨询有限公司、李艳星驰(天津)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团、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途径多方面训练实践技能,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并且有大批学生实践成果、社会实践项目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奖励,同时有不少学生的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突破。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政府机构层面,可以通过招考的方式进入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建、农业农村等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第二,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层面,如去土地整治中心从事土农用地产能核算、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等技术性工作,去农业技术部门从事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环境评价、污染土地修复等工作。第三,企业层面,从事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不动产估价、“3S”技术的应用与开发、遥感动态监测等工作。第四,通过保研和考研进入国内外各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本专业考研质量高,历年均有学生保送或考入国内双一流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且每年均有学生出国深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专业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工科院校实际,一方面根据社会对外贸人才的紧迫需求设立了服务贸易国际经营与贸易两个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将纺织行业背景引入专业建设体系中,在两个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融入纺织特色,服务于纺织服装企业跨国经营,服务于纺织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会展等贸易环节,立足地方、立足行业、纺贸结合,成为在天津市乃至全国最独具特色的专业之一。

专业拥有的经贸综合能力开发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1200m2,资产总值超过500万元,2013年获批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专业积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8个比较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津投期货与学院共建的基地获批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强调应用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等省部级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紧密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区域的发展需求,立足工科院校优势,面向产业,特色发展,确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教育理念,培养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具备基本人文素养、掌握产业金融或计算金融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金融人才。专业具有金融学硕士、金融学专业硕士授予权。

专业通过开设拔尖创新实验班以及模块化特色方向课程,形成普通班、创新班、辅修班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满足学生不同发展定位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化培养。目前拥有2门天津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校级优秀课。与北京塔塔公司共建大数据经济联合实验室、“创新服务+”实验室,与“大商所”、“津投期货”等建立8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聘请行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高校、政府、研究机构等的专家、学者、高管、业务骨干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组”,共同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实验课程、参与课程内容讲授等,并形成长效机制。

专业教师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院校,学缘结构合理,年龄优势明显。其中目前拥有天津教学名师1人、天津五个一批人才1人、天津劳动模范1人、天津劳动竞赛示范岗1人、天津市“131”人才3人、天津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天津市学科人才1人,天津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政府奖励4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奖励4人。

金融学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考研率及出国率也逐步提高。国内读研学生成功就读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出国学生成功获得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知名院校的研究生深造机会,就业学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表现优异。学生专业水平、实践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商务分析与商务智能管理方向)

(中外合作)

本专业是传统信息管理专业与新兴商务分析与智能管理专业相互融合发展而成。学生主要学习宏观经济与微观运行规律、企业商务活动规律及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以及数据仓库与数据发掘技术、商务智能理论与应用等现代技术与工具。通过引入国外新兴优势专业和先进办学理念与方法培养精通外语、具备扎实信息管理基础和技能、了解经济运行与商务管理的一般规律与实践、熟悉现代数学数量分析方法、并能够借助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从事现代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教学任务由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和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管理学院共同承担。主要涉及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商业活动中的回归分析、商务智能、商务分析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等领域,并融合西方教学特点,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博林格林大学是知名的全美综合性大学,其商学院以教学质量高和能引领潮流而享有盛誉,拥有包括富布赖特学者、美联储顾问在内的多位著名学者,是全球171所同时通过AACSB商学院和会计项目认证的大学之一,被《普林斯顿》杂志连续9年评选为俄亥俄州最有吸引力的商学院第二位。据美国《商业周刊》2013年度排名,商学院名列全美商学院第90位,其学术质量更是名列全美公立大学第30位。

本专业不仅融合了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和领先的商务应用实务,而且具备国内首创的独特优势。毕业生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深受外资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宽广,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中作为信息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架构师,也可以在政府或咨询公司成为管理人员或咨询师等。同时,毕业生还可以申请到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进行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和深造。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满足学生希望在本科学习阶段直接享受国外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专业设有“3+1”的学习模式。学生从进入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第三年末,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评估之后,可以到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任务,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由确认满18从此进入mv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由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